西洋参移栽一般都在春季进行,春天移栽的好处是移苗成活率高,缺点是缓苗时间长,产量低。秋季移栽,由于许多参农不掌握技术关键,越冬时,参栽子会因为腐烂,影响出苗率。本人通过学习他人秋天移栽西洋参经验,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,取得了和春天移栽出苗率一样的效果。下面我把西洋参秋天移栽方法进行了总结,供大家参考。 一、 西洋参秋栽的优点。 1. 西洋参秋栽与春栽相比,可缩短缓苗期,提高生长量。西洋参幼苗期的生长特点是春天一化冻芽孢就开始萌动,等在土壤部分参苗全部化透时,芽孢就已经生长1—2cm了。此时移栽,参苗芽孢受到春风刺激,移到土壤后很长一段时间停止生长,必须等参苗长出水根后才能出苗,这段时间一般在十天左右,这十天通常叫缓苗期。秋栽是在参苗休眠状态下进行移栽的,不存在缓苗期,到春天随着土壤化冻,参苗萌动,直接出土。以生长期120天计算,10天可提高生长量8%左右,也就是说秋栽要比春栽每丈提高产量2市斤以上,按每市斤35元计算,可提高售价70元以上。 2. 秋栽作业时间长,适宜进行大面积移栽。春天移苗最佳作业时间在7天左右,春栽时又是春融季节,土壤水分大,土壤特别粘稠,工人在参地进行作业十分不便,费工费力。春栽后还要及时做挡雨棚,进行大面积移栽作业需要雇佣大量劳力,这对于劳动力十分紧张的林区,春天大面积移栽西洋参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。秋栽可在参苗叶子枯黄之后土壤冻结之前进行作业,时间上从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,只要土壤不冻结都可进行秋栽作业。秋栽作业可进行约一个月,移栽时间非常充足。秋栽作业时土壤结构松散,工人劳动强度低,作业效率高,适合大面积移栽作业。 二、秋天移栽西洋参的技术关键。 1. 秋天移栽西洋参,要求在土壤水分充足时进行。一般秋天雨量较少,先不要急着移栽,等到雨下透后土壤湿度达到60%左右时进行移栽作业,有条件可用土壤喷灌技术先把土壤浇透,选择多云或阳光不足的天气进行秋季移栽作业。土壤干燥有以下弊病:一是干燥土中有许多硬土块,在移栽盖土时易造成参苗损伤;二是干燥土壤吸收参苗水分,易造成参苗失水死亡;三是土壤干燥,硬土块缝隙透气,干燥空气造成参苗失水死亡。土壤水分充足,土质柔软透气,不会伤害参苗,参苗不失水分,最大限度保持移栽前参苗的生存环境,可降低参苗死亡率。 2. 秋天移栽西洋参,参栽子挑选要严格。秋天移栽从移苗到出土有近半年的时间西洋参在地下,特别是参苗栽到土里到封冻有近二个月时间,参苗一旦有损伤,在休眠期参栽子抵抗细菌能力大大降低,在这两个月时间内会染病腐烂,所以要严格挑选参栽子。秋栽参苗不能有一点损伤,芽孢外皮、参苗表皮不能有破损,参苗不能有断根。挑选时要严格认真,按照芽孢大小和参苗大小分好等级,移栽时根据参苗大小确定盖土适宜厚度,确保明年春天参苗出土整齐。 3. 秋天移栽西洋参,参苗上盖土一定要压实。秋天移栽时,参苗上盖土后用铁锹先把土摊平,再压上木板,两名栽参人员在木板上用脚踏实,也可用厚木板夯实。压实盖土的好处是防止过度透气,便于土壤快速结冻,防止在土壤冻实之前参苗染病腐烂。 4. 秋天移栽西洋参后,若遇到雪封地,一定要进行畦面上的推雪作业。有时在大地封冻前,先下几场大雪,推迟土壤封冻时间。推雪的目的是除去雪的保温作用让畦面迅速封冻,使西洋参彻底进入冬眠状态,封冻状态可以使许多病菌停止活动,从而保证来年春天西洋参健康出土。许多参农认为秋栽后下一场大雪,雪像棉被一样盖在西洋参上可以防冻,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土壤没有冻结,致病细菌和病毒在低温下仍然在存活,并在大雪的保护下肆虐着西洋参,春天西洋参出土时看到被病毒细菌侵蚀过,错误的理解为西洋参遭受冻害了。西洋参具有在土壤里零下20°C仍然存活的能力,在土壤下很少有能达到这么低温度的条件,所以说西洋参被冻坏是没有依据的。正确的做法是:秋季移栽后若遇到大雪,可在雪停止后用自做的专用推雪工具将畦面上的雪推至畦面下,让畦面迅速冷冻起来,并迅速冻结至参苗。这个过程好比参苗用冰箱保存起来一样,一冬天没有细菌病毒侵扰,等到春天土壤一边化冻,参苗一边开始萌动,此时萌动的参苗已经具有抵抗细菌病毒侵害的能力。雪封地的年头,畦面推雪是必不可少的工作,有时因下雪频繁一个秋天要推几次,当中午时分成年人上去踩踏畦面不塌陷,说明土壤已经冻透,这时再下雪可以不用推了。如果秋天没下雪,土壤已经冻透,下雪也没有必要推雪。家参秋栽推雪出苗效果也非常好。 5. 秋天移栽西洋参应尽量在气温低时进行。现在科技发达,天气预报很准确,每家可根据自己移栽面积大小,人员多少确定移栽时间,最好是栽完后立即上冻,减少参苗在未冻土中存在的时间。 采取以上方法,秋天栽西洋参和春天栽西洋参出苗效果相比,出苗率基本相当,但秋栽西洋参,没有缓苗期,出的苗比春栽出的苗状实,进而提高单产,提高经济效益。秋栽西洋参的优点多于春栽西洋参,建议推广使用秋天移栽西洋参作业方式。 (桦树林场 刘天发)
|